婆媳因帶孩子起爭執,兒媳一番話讓婆婆當場「罷工」:不值得再幫

2025-05-16     楓葉飛     反饋

婆媳因帶孩子起爭執,兒媳一番話讓婆婆當場「罷工」:不值得再幫

01

帶孩子,一直都是最容易引起家庭紛爭的一個話題,尤其是婆媳矛盾,大多數都是因帶孩子而起。

為什麼會這樣說?

不願幫帶孩子的婆婆,除非時不時給點錢,若是力也不出、錢也不給,兒子有能力、能掙錢還好說一點,如果兒子掙錢能力不強、經濟條件一般,那基本上婆婆不幫忙帶娃都會被埋怨;

願意幫帶孩子的婆婆呢?遇到一個明事理、不挑剔的兒媳婦,婆媳倆相處起來會舒服、自在很多,但若是遇到了一個不好相處的兒媳婦,婆婆即便是大包大攬,可能也會憋屈、委屈,甚至做那麼多,在兒媳眼裡,也只是給兒孫乾的。

因此,對有些婆婆來說,她們會覺得幫不幫忙帶娃,都不會落到好兒,與其做了還被埋怨、被指責,不如索性一點也不管,大家各過各的、互不打擾。

其實,平心而論,現在有很多老人真的夠明事理了,她們明白子女在外打拚的不容易,願意犧牲自己的晚年去幫忙,甚至有點條件的,幫著帶孩子吧,不要子女一分錢,還會倒貼點錢。她們想讓子女日子過得相對輕鬆一些,只是也會有點擔憂,害怕做多錯多,非但沒有得到相應的尊重,反而過得連一個保姆都不如。

所以說,對年輕人而言,「求人辦事」不說非得低聲下氣,但至少要有一個平和的態度,明明是讓老人幫你的,結果你非但一點也不懂感恩,反而頤指氣使、處處挑刺兒、給不完的臉色,讓老人幫著忙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就像欠你的一樣,長此以往,誰還願意繼續幫忙?

02

讀者田阿姨,最近就因為「帶孩子」一事和兒媳撕破了臉,一氣之下,她不顧兒子的勸說,拎著自己的行李就坐車回了老家。

面對老伴兒「就這一個兒子,不幫他,他要是和兒媳都記了仇,以後我們老了靠誰」的擔憂,田阿姨非但沒有害怕、服軟,反而撂了狠話,稱即便是兒子和她老死不相往來,她也絕不再妥協。

我累死累活了幾年,出錢又出力,做了這麼多,還沒有被人家看在眼裡!這樣的人,你就算把心剜出來給她,她也不會說一句謝的!我也不求你能多孝敬、多報答我,至少說話別那麼毒、別那麼刻薄吧?你說,現在這年輕人都是怎麼了?我們老的幫著你,你不領情就算了,我們還得忌憚著你!真是養兒子無用,護不住老娘不說,還得被他一家榨乾!

田阿姨如此氣憤,其實也可以理解,她的兒媳,的確是有些過分了。

上周六,因為聽說老伴兒胃病又犯了,田阿姨不放心、想趁著周末回去看看,但礙於兒子加班,一時也不能送她,於是,她想了想,便問了一下兒媳,親家何時能過來?兒媳能不能打個電話問一下。

其實,之所以這樣問,田阿姨也有自己的私心:之前她和兒媳說得好好的,她和親家一人照看半年孩子,等孩子一周歲了,兒子和兒媳就請個保姆,不會再麻煩兩個媽了。可眼下她的小孫子都快九個月了,親家一直拖著不來,到底是親家真遇到啥事了、還是刻意拖著不想幫忙呢?總得給個確切的日期吧?

田阿姨本以為兒媳也能理解她,可她的話一說完,兒媳當下就把不高興寫在臉上了:「媽,我媽要是能來肯定就來了,您別催了!我一個嫁出去的閨女總是催娘家人過來帶孩子,也不好看,您就再等等吧!給自己兒孫做點貢獻,還要那麼的斤斤計較嗎!

聽到兒媳的話,田阿姨也有些不快:從過完年到現在,這是她第二次讓兒媳問親家啥時候來,怎麼在兒媳那裡,就變成「總是催」了?再者,給兒孫做貢獻,是不該計較的,可她也不是只幫了一點啊!

她的大孫女,從出生到現在快上幼兒園中班,都是她照顧的,當初本來她和兒子、兒媳都講好了,等孫女上了學,她就回老家,平日裡孫女的接送,兒子和兒媳就商量著辦,等孫女放了暑假和寒假,想回老家那就回,若不想回老家,那她就到兒子家幫著照看一倆月。

可誰知道,大孫女還沒上幼兒園,兒媳又懷了二胎,那時,儘管田阿姨心裡一萬個不想讓他們要二胎,因為她害怕又得任勞任怨地累三年,但她一個老的又怎麼能開口、做得了年輕人要不要二胎的主呢?

不過,實話講,她也真是不想再繼續幫著帶孩子了:沒一點自由,處處被限制,不管做什麼,即便是洗衣做飯,都得聽兒媳的。衣服哪些手洗、哪些機洗,飯菜要葷素搭配、口味清淡,不能咸、不能膩,一旦有點不如意的地方,兒媳那臉變得比翻書都快,有時候,還會像訓孫子一樣訓她!關鍵是兒子不替她說話就算了,反而還勸她,別和兒媳犟了,要老老實實的;

除此之外,自從到兒子家,除了前兩個月兒子和兒媳還給點買菜錢,之後別說給錢了,花她的錢花的是理直氣壯,她有時候主動要點錢,兒子還沒來得及給,兒媳就拉著臉陰陽怪氣兒地說她「到兒子家是幫忙的,卻還要花兒子的錢」。

她和老伴兒的積蓄全都給兒子買房買車出彩禮了,就靠著那點退休金,本來都不夠養老的,結果她的退休金又都搭在了兒子家,以後就靠老伴兒那三千塊錢,能幹啥呢?一旦有個啥事,都不夠應急的!到時難不成讓她伸手找兒子要錢嗎?

可能也是看田阿姨有點情緒,為了寬慰她的心,兒媳放了話,稱和娘家媽都說好了,以後二胎生下來,兩個媽一人照顧半年就行了,絕不會再讓兩個媽一直辛苦的。

見兒媳這樣說,田阿姨才算鬆了口氣,她一直勸自己,既然都幫了幾年了,也不差那半年,再辛苦、忍一忍也就過去了,可她從小孫子出生一直盼到了現在,還沒見到親家的身影,兒媳呢,又一直不提親家何時能來,既如此,難道她就不該主動問一問嗎?

「小艷哪,你也別激動,我和你媽一人帶半年,不是你自己說的嗎?你看,你爸一個人在家,我這幾年和他見面的次都能數的過來,他本來吃飯就不規律,眼下胃病又犯了,我照顧了你們這些年,也該回去伺候他了!你也別說我老婆子是貪圖清閒、享受,也別說我是故意不想再幫你們,實在是沒那個精力了,自從去年陽了後,這身體虛的感覺一天不如一天!希望你理解一下吧!我又不是一點沒幫你們。」

田阿姨的話,並沒有讓兒媳的臉色緩和下來,她的語氣依舊有些不耐煩,「媽,你和爸不容易,我和你兒子又容易嗎?你看看,誰家不是爹媽盡心盡力地幫忙的?我是說了我媽會來幫忙的,可她走不開,又不是我催就能催來的!你也用不著動不動拿你和爸的身體來說事兒,在我家身體不好,難道回了老家就能立即變好嗎?你真是想和爸團圓,那讓爸來我家住幾天不就行了?說句實在的,這孫子,可是給你家生,是跟你家姓、給你們家留後的,你自己作為親奶奶都不願意帶,我媽一個做姥姥的,哪能還指望能多上心呢!

聽到兒媳這番話,田阿姨瞬間就怒了,她如今的不容易可是兒子和兒媳造成的,但兒子和兒媳的難又不是她造成的!什麼叫她拿身體說事兒?再者,孫子是跟著她家的姓,但不代表是給她家生的吧?兒子和兒媳要二胎又不是她催的,她也沒有任何輕視、不喜歡孫女的地方,兒媳自己重男輕女,非想生個兒子,為什麼要推到她身上?

「小艷,你這話說得就太難聽了吧!我和你爸身體好不好,又不是編的瞎話,就算回老家一時不會好,至少休息一下能好點吧?還有,你那孩子怎麼成了給婆家生的了?我一沒催生,二沒虧待大孫女,又沒有逼著你再生個男娃!你和我兒子喜歡孩子,我作為老的只能說盡力幫一把,最該對孩子負責的人,不是你和我兒子嗎?我知道你們不容易,但你不該把過得難歸咎於我不幫或少幫了,你該怪我兒子沒本事呀!至於你母親,她對外孫子上不上心,我沒權指責,我只是覺得,都是做父母的,你父母既然可以不幫你,那我也能不幫我兒子。那個,我收拾一下還是走吧!你和我兒子商量怎麼帶二寶吧。」

1/2
下一頁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7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4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4K次觀看
楓葉飛 • 5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6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5K次觀看
楓葉飛 • 5K次觀看
楓葉飛 • 5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9K次觀看
楓葉飛 • 8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12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