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些,田阿姨便去臥室收拾自己的行李,打算罷工,不幹了!
見田阿姨收拾東西,兒媳非但不挽留,反而怒氣沖沖地放狠話,稱家裡那麼難,田阿姨說走就走,既然那麼有能耐,以後老了、病了最好也別指望她。
田阿姨無視兒媳的怒吼,很坦然地說了一句「你別攔我兒子盡孝就行」,之後,拉著行李箱走出了兒子家。
在去車站接路上,兒子給田阿姨打了電話,又是哄又是勸,只是,縱然如此,田阿姨也是決意離開了。

03
一直到今天,田阿姨都在老家呆著,雖說她走後的第三天,親家終是去了兒子家幫忙,但兒子也給她打了幾個電話,以親家有些強勢為由,期望她再去幫一幫。
對此,田阿姨想也不想就拒絕了,她覺得和兒媳都鬧了一場,再去也是找氣受的。
「說真的,我最煩那種,說孩子是給婆家生的兒媳!這樣的人,基本上幫她再多,也是徒勞的,因為她就覺得都是你該乾的!兒媳沒良心,我那個兒子,大機率也是指望不上了!算了,不值得幫的人,為什麼還要再貼上去幫呢?」
其實,如果田阿姨的兒媳態度能好一點,好好和田阿姨溝通,田阿姨應該也不會那麼執意不再幫帶孩子的,畢竟二寶她都帶到快九個月了,沒幾個月就一周歲了。
很多時候,老人之所以不願意幫帶孩子,不是因為她們自私、想過自己的生活,而是出著力氣、幹著活,結果被嫌這嫌那不說,還得不到一點尊重。
有多少老人,說是在幫帶孩子,但地位連保姆都不如?
不少人,對保姆客客氣氣,噓寒問暖,好話說盡,就是希望保姆能對孩子好一些,但對幫自己的老人,卻頤指氣使,把老人當成傭人一樣使喚。
對年輕人而言,如果自己壓力大,想讓老人幫忙帶孩子,至少要有個「求人辦事」的態度:打消老人的疑慮,讓老人覺得她不會出著力還落不著好兒;給予老人應有的尊重,不能讓老人身體累不說,還要處處看不完的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