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2歲經歷35年婚姻,過得索然無味,退休選擇離婚獨居2年後悔了

錢鍾書曾說:「人生是圍城,婚姻是圍城,進了去,就被生存的種種煩愁包圍。
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
深以為然!我在圍城裡困擾35年,60歲退休後,想好好地活一回自己,選擇走出圍城。
離婚2年我早已後悔,婚姻這座城圍城,不是人生的牢籠,而是真正過日子的地方。
回想35年的婚姻生活,我忽視很多東西,只看到自己委屈,而忘記老伴付出更多。
日子索然無味,不過是自己內心有了其他心思,而非老伴對我,對家庭的不好。
來自62歲蘇健民的講述,真實而又無奈,婚姻是雙向奔赴,而不是理所當然的享受。

我叫蘇健民,今年62歲,退休2年,每月有6800退休金,獨生女早已成家有娃。
前妻比我大三歲,65歲的她早已退休多年,每月有3900退休金,跟女兒居住一起。
年少時,我喜歡前妻的溫柔,包容,理解,認為找大三歲的妻子能過得更幸福。
最初的十年婚姻,是我最為開心的日子,家有小女初成長,夫妻和諧有恩愛。
隨著企業改制,我業務提升,前妻買斷工齡再就業,我們之間有了差距。
她在市裡陪讀三年,對我不放心,時常突然襲擊查崗,讓我越看她越不順眼。
工資全交回家也是家務全包,能做的我都做了,但前妻依然覺得我不夠好。
也許,是每個人的心中對婚姻的理解不同,在前妻眼裡,我比她小有很多的可能性。
人生處處有誘惑,每個人的理解不同,若一味地以經濟管制男人,只會越管越散。
前妻是靈活就業退休,工資少是必然的,但她卻說是為我和家庭奉獻了自己。
只要不順心就跟我訴說付出了多少,身邊好多我們這樣的家庭。
男人上班掙錢,女人在家陪孩子讀書,照顧老人的晚年生活。
前妻總認為我虧待她,若不是我父母身體不好,女兒需要,她才不會失去工作。
開弓沒有回頭箭,人生沒有後悔藥,所有走過的路,都是當時最正確的選擇。
若總是沉溺在追悔中,傷害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身邊最至親的家人。

前妻對我如此,對我女兒也是如此,好在她們母女最終能和睦相處。
而我在長達幾十年的婚姻里,除了感覺索然無味,更多的是覺得沒有自己。
作為一家之主,既沒有自己的權威,也沒有威嚴,更沒有話語權。
家庭里,小到生活瑣碎,大到家庭里的財務開支,都是前妻說了算。
我喜歡車想買輛差不多檔次的,前妻說我要面子,不過是內心虛榮。
甚至說到最後,還認為我買上點檔次的車,是為了更好地為別人服務。
人生連這樣的選擇權都沒有,那麼掙錢的意義是什麼?
難道只為每月給前妻上交一定的數字嗎?內心的痛苦無人訴說,只能默默等待。
前妻對我父母的照顧,也只是蜻蜓點水,偶爾去看望,生命的最後,還是保姆在身邊。
當初我們說好,我負責掙錢養家,她負責打理好家庭生活,陪伴女兒,照顧老人。
前妻只做到了陪伴女兒一路成長,而對我父母的照顧,真的有所欠缺。

我每次跟前妻理論贍養老人時,前妻總拿我母親當年沒伺候月子說事。
她說母親既沒養她也沒管過她,憑啥老了就要給她養老,人與人是相互的。
我明白前妻所謂的月子仇,可當時我姐在外地,母親去照顧也無可厚非。
有很多看似不大的事,到了前妻那裡就是天大的事,還記在心裡半生。
婚姻最初是兩個人的歡樂園,隨著時光流逝,瑣碎雜事增多,卻成為彼此的禁錮所。
男人想最初的溫柔,女人想一生衣食無憂,當心中的天平傾斜,不滿與怨恨就多了。
前妻在女兒家帶娃,不僅拿走我的工資,還按周給我生活費,讓我非常惱火。
我一個掙錢的人卻沒有支配收入的權力,甚至還要申請打報告,跟前妻要錢。
日子長了,對於我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打擊,被身邊人譏笑多次,也有了怨懟。
內心有了想擺脫這樣的日子,期盼著早點退休,真正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前妻在女兒家,除了查崗,就是要錢,沒有溫存話語,更多是對我的不信任。

都說女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有難熬的更年期,其實,男人也有,只是不善言說。
有時我也會有莫名的煩躁,甚至還會有痛不欲生的念頭,感慨這一輩子真難。
年輕時想著出人頭地,給妻女最好的生活;年歲大了,又想要溫暖的陪伴。
到了最後才發現,這輩子不過是家庭里的「工具人」,努力打拚掙錢,不索然。
60歲退休,前妻跟我鬧騰,非說我在外面有其他女人。
也許,在多疑人的眼裡心中,只要跟異性多說一句話,就是對她的背叛。
幾次三番講不清楚道理,也說不清楚各自的認知,唯有早點解脫。
我要套最小的房子,以為兜里有錢,有社保醫保,一個人的日子也很好。
真正開始獨居退休生活,才發現,婚姻的真相,即使吵鬧也是生活。
沒有前妻的追查,沒有女兒外孫的看望,一個人的日子清閒而孤獨。
時常借著想外孫的念頭,到女兒家去看望前妻,本想著能復婚最好。
卻發現,前妻早已心有所屬,有了再婚的想法,而我已經被她遺忘。
回想這麼多年安逸的生活,不過是前妻在替我負重前行,而我還不自知。
矯情地認為,前妻的嘮叨和查崗是對我人生的干預,甚至還揣度她的用意。
老伴,老伴,老去路上的陪伴,既是晚年的陪伴,也是精神上的寄託。
用我的親身經歷告誡老年朋友,婚姻是兩個人的相互合作,而不是離了誰一樣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