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子家帶娃3年,端午親家母來因一盤魚,我背包走人誰也不管了

1
有人說:養個好兒子不如娶個好兒媳,兒子有了小家,大抵不記得母親會累。
深以為然!
我叫劉惠,今年62歲,退休多年,每月有5200退休金,與前夫離異多年。
在兒子家帶孫三年,早就想回家獨居,實在隱忍夠了。
怎奈兒子總說我走了,沒人幫忙接送,交給別人兒媳不放心。
想著等孫子上初中,我就立刻馬上回家,安然愜意又自在舒暢。
都說婆婆不曾養過兒媳,卻要無私地為兒媳奉獻一切。
從結婚給彩禮,買婚房,到生娃給各種名目的費用,稍有差池,就會被埋怨。
任何事,任何人,只要被壓制到極致,一根稻草也會成為導火索。
在兒子家這幾年,我儘量滿足兒媳所有要求,不論是帶娃,還是家務活。
這不,端午節了,親家母過來看女兒,看外孫,兒媳說讓我做道「紅鱒魚」。
再紅燒個小肋排,煲鍋火腿老鴨湯,總共做上六個菜就夠了。
我到超市忘記兒媳說的「紅鱒魚」,隨便買了條桂魚,卻給自己惹了禍。
在兒媳的指責,親家母的挑剔,兒子的沉默中,我站起來回屋背包走人了。

2
我和前夫是校園戀情,走進現實婚姻,一路相互幫扶,走到中年卻散了。
說出來都是眼淚,男人有錢有職務也就有了外心,說是工作需要。
直到外面女人抱著孩子出現在我家門口,我才知道,自己的智商為零。
前夫詢問我該如何解決,只要我提出來,他都滿足我的要求。
我指著家門對前夫說:從這道門凈身出戶,兒子留下來,我不要撫養費。
女人在年輕時,總認為不吃饅頭爭口氣,卻讓自己多受很多生活的苦。
離婚時,兒子才是初中,隨後的二十年,都是我一個人打拚。
供兒子讀書,參加工作,隨後也是我給兒子買婚房,辦婚禮。
前夫給兒子轉20萬,讓他看著買輛車,我們站在一起見證兒子的幸福。
兒媳生娃,我還沒退休,親家母幫忙帶娃,兒子跟我提出給些「補償」。
我從工資里拿出3000給兒媳,不管她是給親家母,還是自己留下來。
反正我不帶娃就得出錢,做婆婆,做奶奶的,總要出一份力。
三年前,親家母說自己身體不好,剛好我也退休在家,兒子喊我去幫忙接送孫子。
在兒子家帶娃,不再每月給兒媳轉3000費用,她還有些不習慣,提過好幾次。

3
人性如此,給習慣了,就覺得理所當然,應該的,一下子不給了還接受不了。
兒子給兒媳解釋,說我在他家飯菜錢都是我出,接送孫子時,還會那些費用。
兒媳這才停止嘮叨,但也會有意無意地攀比其他小姐妹的婆婆如何援助她們。
我一概假裝聽不懂,想要過好日子,就要自己努力,而不是指望啃老。
親家母說身體不好,可逢年過節,她都要到我兒子家擺譜。
兒媳會提前好幾天給我發信息,把要買的東西,每天的菜譜告訴我。
雖然我挺膈應親家母這樣的姿態,但為兒子小家庭的和睦,我皆隱忍不發。
周末親家母又提前來過節,一進門就提議讓我給包粽子,我說不會,去超市買好了。
親家母嘮叨一晚上,說哪有人不會包粽子的,我回懟她,那你包好了。
不願出力也不願出錢,總認為自己生了女兒,婆家就該拿她當碟菜供著。
前兩年我隱忍著,不論親家母提出啥事,我都儘量滿足,尤其是在吃飯上。
在我看來,花不了多少錢,能用錢擺平的都不是事。
今年不一樣,親家母一來就挑剔,不是說我家收拾的不夠好,就是說飯菜不夠精細。

4
兒子兒媳上班,孫子上學,家裡只有我們兩個人,她跟我說去逛商場。
本著來者皆是客的原則,既然她提出來,那就陪她逛逛也無妨。
誰知到了商場,親家母看上啥東西,都用話語暗示我去結帳,讓我出錢給她買。
都是歷經歲月的女人,誰又能比誰傻多少,生活的本質和真相,早就看透。
我也是裝糊塗,扮豬吃老虎,誰都會,只是看誰的臉面大,誰也別算計誰。
親家母總說我退休金是她的一倍,讓我請客送她禮物,我只傻笑不接話茬。
在商場逛了幾個小時,親家母只給自己買了一條300塊錢的裙子。
她跟我兒媳念叨,說我是越老越摳門,以前送她貴重禮物,現在啥也捨不得給買。
人就是這樣,越是慣著越不知道自己是誰,總認為,別人送禮物是應該的。
這不兒媳提前放假,給我發過來第二天的午餐菜單,我回一個「好」字。

5
忙碌一上午,兒媳去學校接孫子回來吃午飯,親家母一直在看電視劇。
兒子也提前趕回來,大家一起吃頓團圓飯,一上桌,親家母就挑剔。
一會兒說排骨太大,不好啃;一會兒說火腿老鴨湯有點腥味。
好不容易不說話了,安靜地吃會兒飯,親家母一聲尖叫,說這魚不對。
兒媳問我買的是不是「紅鱒魚」?我想了一下,拿出超市購物小票。
親家母一把搶過去,說我買錯了,她要吃「紅鱒魚」而不是桂魚。
兒媳開始埋怨我故意的,親家母說我記仇,不就在商場說我幾句「摳門」。
兒子自始至終沒有說一句話,低頭乾飯,孫子拉了拉我的手,說桂魚是他愛吃的。
我站起來轉身進屋,簡單收拾了行李,背上包走出家門,我走人誰也不管了。
兒子和孫子立刻追出來,兒子說他開車送我去車站,孫子淚眼婆娑地說捨不得我。
其實,親家母來的第一天,我就覺得會有事發生,提前收拾好行李。
若親家母和兒媳刁難我,我立刻走人,絕不在兒子家受氣,這麼多年,我付出夠多的。
對此大家認為我回家獨居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