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狠心」的母親:獨生女下嫁六年,沒為她出過力,更沒給過錢

2025-05-16     楓葉飛     反饋

一位「狠心」的母親:獨生女下嫁六年,沒為她出過力,更沒給過錢

01

關於婚姻,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一定是:門當戶對。

實話講,門當戶對的婚姻不一定會沒有矛盾,但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一定會面對著「重重困難」。

記得,亦舒在《隨意》中有這樣一段話:「放眼看去,世上普通人多,你我他,通通相貌平平,才學馬虎,家境平凡,堅持在某一超水準範圍內尋找伴侶,恐怕會終身失望。柴米夫妻比神仙眷屬容易做,門當戶對,毫無顧忌,培養熟悉、可靠、舒服的感情,誰也不必愁配誰不起。

不可否認,同等條件的兩個人,婚姻相對來說,更穩定一些,因為兩個人只有各方面都「勢均力敵」,他們對事物的認知、價值觀念、以及生活習性才會更接近、相似,如此,當步入婚姻以後,兩個人才更容易相處不累、閒談不煩。

有些年輕男女往往不相信「婚姻要門當戶對」這一說法,認為是父母迂腐、或勢力的體現,總覺得有情飲水飽,只要兩個人感情深厚,就可以克服一系列問題。

真的是這樣嗎?

並不是。

婚姻從來都不是兩個人的事,兩個人的結合,往往需要背後的家庭作為支撐,你嫁/娶了一個什麼樣的人,其實就是嫁/娶了對方的家庭和社會關係。

那些認為結婚就只是兩個相愛之人在一起,和雙方的家庭都沒有關係的男女,真等到在一起過日子,可能用不了多長時間,矛盾、爭執便接連不斷。

到時侯,是「低頭」向父母尋求幫助,讓父母幫忙收拾「爛攤子」,還是靠自己咬牙硬撐,真的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02

今天案例的主角是一位阿姨,她姓陳,她的獨生女就是當初結婚時,執意不聽她和老伴兒的意見,非要嫁給家庭條件和自家相差懸殊的女婿。

陳阿姨和老伴兒未退休前都是在體制內工作,雖說他們家的條件談不上非常好,但在一座三線城市生活,基本上衣食無憂。

原本陳阿姨想的是,女兒大學畢業後,就讓她回老家工作,畢竟就那一個孩子,倘若離家太遠的話,一年到頭兒就見不了幾次面。

只是,女兒聽不進去,執意要留在大學所在地,一座新一線城市,稱不想在老家過那種一眼就看到頭兒的生活,想趁著年輕在外多闖蕩、靠自己做出一番成績。

她那個人,打小就很有主意,人還犟,只要決定幹啥,你就算說破了天,她也聽不進去!反正就是不自己經歷一番是絕不會輕易就放棄!

對於女兒的性格,陳阿姨是喜憂參半。

女兒有主見,遇事不猶豫、怯懦,她很是欣慰,但是同樣,女兒「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執著讓她心生無奈。

如果說,女兒的執著放在工作上,陳阿姨自然沒那麼擔心,可女兒把這股勁兒放在了愛情上,真是讓她覺得心累。

女兒參加工作的第三年,突然告訴陳阿姨,她有一個處了幾年的男朋友,兩個人大學時就認識,只不過參加工作後才正式有了聯繫,因為覺得對方挺不錯,她決定當年的十月一就要辦婚事。

對於女兒感情之事,陳阿姨一直都抱著「只要條件和自家差不多、人品也不錯,就不干涉」的態度,她本想著以女兒的眼光,挑選的未來女婿自然不會太差,誰知,聽完女兒簡單的介紹後,她的心當下就涼了半截兒。

男方來自偏遠農村,有一個姐姐已經出嫁,還有一個在外務工的弟弟,因為家庭條件有限,結婚的話,男方及父母能準備的也就只有十萬塊錢。

看著未來女婿和自己心中所想差距甚遠,陳阿姨和老伴兒對女兒是各種規勸,只是,女兒心意已定,執意要嫁給心愛之人。

「媽媽,我不是戀愛腦,您和爸就尊重一下我的想法吧!」女兒說完這句話,再也不願聽陳阿姨和老伴兒的任何建議。

陳阿姨見狀,不想再做無謂的「掙扎」,但也咽不下心裡的一口氣,於是直接表示:嫁人可以,但她不會陪嫁一分錢,以後女兒不管過得好與壞,都要自己承擔,她一點也不會幫著分擔!

老伴兒覺得陳阿姨太「狠心」,就算再生氣,也不能意氣用事,就這一個孩子,哪能眼睜睜看著她吃苦受累?多的「資助」給不了,少一點的總能支持一下吧?

陳阿姨並不這樣想,她不單單是生女兒的氣,更多的是還在替女兒考慮:

女兒二十多歲的年紀,遇到感情衝動、不理智,對男人的甜言蜜語很容易就沒有「抵抗力」,等過個幾年,她有了識人能力,或者說不再戀愛腦,對婚姻也有自己的判斷和標準,如果那時,女婿依然靠得住,不是有目標地衝著女兒「城市獨生女」的身份而去,不在乎女兒的娘家能不能帶來「利益」,不管生活多苦對女兒的態度都是依舊如初,那麼,陳阿姨到時一定會伸手「支援」。

我是覺得,如果一個男人真的愛你,不管你、或者你的家庭能不能給他好處,他都會對你好,如果一個男人,只有在女人的家庭能給他帶去利益時,才會對這個女人好,那麼,這樣的男人一點也不能幫。說實話,家庭條件不是一個人的名片,人品才是!我找女婿最重要的還是看人品,所以,我需要時間去考驗。

陳阿姨是說到做到。

女兒出嫁時,沒房沒車,男方只給了十萬塊錢,陳阿姨沒留一分錢,同樣,她也沒給女兒一分陪嫁,就連原本在老家提前給女兒買好的陪嫁房也沒給。

不僅如此,面對著女兒婚後和女婿在外租房,她也是無動於衷,不心疼、不關心,即便是女兒生下外孫女後依然在租房住,她依舊是不管不問。

這期間有好多次,老伴兒都看不下去,怒氣沖沖地指責她,「親家沒能力幫不了,咱們若再不管,那孩子們要吃多少的苦?你不心疼閨女,那也該心疼一下外孫女吧!她那么小,受那麼多罪,你怎麼忍心?」

陳阿姨一臉淡定,「男人是她認定的,婆家也是她選擇的,沒有人逼她,再苦再累她自己願意受著,咱們又有什麼好著急的呢?」

話雖這樣說,但陳阿姨心裡也著實不忍:外孫女一百天時,親家以老家有事為由(實則幫小兒子照看孩子)不願再幫帶,女兒於是決定暫時放下工作,等外孫女一歲時再重返職場。陳阿姨雖不想讓女兒放棄工作、手心向上,可一想到是女兒自己的選擇,她只好咬著牙裝作滿不在乎。

除此之外,女婿為人「太心善」,總覺得是弟弟放棄讀書資格、才成全了自己,平時對弟弟很是上心,凡事都讓著弟弟不說,還會動不動就給弟弟錢,為此,女兒和他沒少爭執、吵嘴。

公婆不幫忙,還有一個「不省心」的小叔子,毫不誇張地說,女兒日子過得苦可謂是寫到了臉上,因為外孫女兩歲前,女兒每次回娘家時,打扮的沒有以前未婚時那麼光鮮,人看起來也一次比一次憔悴。

1/2
下一頁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7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4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4K次觀看
楓葉飛 • 5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6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5K次觀看
楓葉飛 • 5K次觀看
楓葉飛 • 5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9K次觀看
楓葉飛 • 8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12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