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20年沒喊過我,孫子高考成績出來,她想用一聲「媽」換我30萬
我叫趙桂蘭,今年68歲,住在一個小縣城里。年輕的時候,我和丈夫在縣裡的糧站上班,那時候的工作算是「鐵飯碗」,日子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過得去。
後來,糧站改制,丈夫提前退休,我則一直干到了正式退休,拿著每月四千多的退休金,在我們這小地方,算是還不錯的收入。丈夫去世得早,走的時候才55歲,留下了我和兒子相依為命。
我只有一個兒子,叫張建國,今年45歲,在縣城裡的一家建築公司上班,收入不算高,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兒子結婚已經二十年,兒媳叫劉芳,比我兒子小三歲,是縣城裡長大的姑娘,家裡條件比我們好些。
她父母是做生意的,家裡有些存款,雖然不算大富大貴,但在我們這小地方,也算是有點家底的。
當初兒子結婚的時候,我是高興的,覺得兒子終於成家了,日子會越來越好。可誰知道,自從兒媳進了家門,我這個當婆婆的就像是空氣一樣。

她從來不喊我「媽」,連最基本的尊重都沒有。剛開始,我以為是她害羞,慢慢就會好,可一年過去、兩年過去,甚至到今天,整整二十年,她從來沒有叫過我一聲「媽」。
我不是一個喜歡挑事的人,兒子夾在中間也為難,我就想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他們小兩口和和氣氣過日子,我也就不計較了。
可時間久了,我心裡還是難受,畢竟這個家是我一手撐起來的,兒子是我辛辛苦苦養大的,可在她眼裡,我好像只是個外人。

他們結婚後沒多久,兒媳就生了個兒子,也就是我的孫子張晨。我對這個孫子是掏心掏肺,小時候他們夫妻倆上班忙,孩子幾乎是我一手帶大的,吃喝拉撒都是我管。
可等到孫子稍微大點,兒媳就把他送到她娘家去,說是她媽帶得更細心。
從那以後,孫子漸漸和我生疏了,見面也只是禮貌性地喊一聲「奶奶」,沒有小時候的親近感。

這麼多年,我一直覺得自己像是個可有可無的人,在這個家裡,我沒有存在感,也沒有話語權。可我從來沒想到,有一天,兒媳會主動來找我,甚至開口叫我「媽」——只不過,她這一聲「媽」,是有價碼的。
那天,兒媳劉芳突然給我打電話,說要來家裡一趟。
我感到有些意外,這些年,她從來不會主動聯繫我,平時都是兒子和我說話,就算是逢年過節,她也只是敷衍地點個頭,連句寒暄都吝嗇得很。她突然說要來,我心裡隱隱有些不安,猜不透她到底想做什麼。

一個小時後,門鈴響了。我打開門,看到兒媳站在門口,臉上帶著罕見的笑容,手裡還拎著一盒點心。她進屋後,語氣溫和地對我說:「媽,我給您帶了點您愛吃的糕點。」
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二十年了,她從來沒叫過我「媽」,今天居然主動喊了?我心裡一震,隨即警覺起來。她變得這麼客氣,肯定是有事求我。
果不其然,她坐下後,繞了幾句沒用的話,終於說出了她的目的。

「媽,晨晨這次高考考得特別好,超了一本線四十多分,他想去北京的大學讀書。」她看著我,語氣帶著一絲試探,「但是,學費和生活費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我們手頭有點緊……您看,能不能幫幫忙?」
我心裡冷笑了一下,果然是為錢而來。
這麼多年,我在這個家裡像是個透明人,他們從不把我當回事。可現在一旦有需要了,就想到我這個「媽」了?她從來不承認我是她的婆婆,可現在為了三十萬,願意放下身段叫我一聲「媽」?
我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淡淡地問她:「你們手頭緊?那你娘家不是條件好嗎?你爸媽不能幫你們?」
她的臉色有些不自然,低聲道:「我爸媽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家裡還有我弟弟要結婚,他們也騰不出太多錢……」
她這話讓我心裡更涼了一截。她娘家人有難處,她想著他們;可這些年,我一個寡婦在家,她什麼時候考慮過我?
我沒有直接拒絕,而是慢慢地回憶起這些年她對我的態度。
我記得,孫子剛上小學那年,有一次學校組織家長會,兒子工作忙,兒媳也說自己抽不開身,就讓我去。我高高興興地去了,想著可以替孫子撐場面。可到了學校,其他孩子的家長都是爸爸媽媽,只有我是個奶奶。老師點名的時候,看著我一愣,問:「張晨的媽媽沒來嗎?」
我剛要解釋,旁邊一個家長笑著說:「他媽媽才不會來呢,她嫌棄老人家去丟人。」
這句話像一把刀一樣扎進我的心裡。我回家後問兒媳,她卻滿不在乎地說:「媽,您年紀大了,學校那種場合,還是讓我們年輕人去吧。」她的語氣裡帶著不耐煩,甚至有些嫌棄。
還有一次,孫子生病住院,我主動提出要去醫院照顧,可她直接拒絕了:「媽,醫院裡人太多,您年紀大了,別染上什麼病,我們自己能照顧好。」可後來我才知道,她的母親卻整天在醫院裡陪著,連夜都不回家。
我不止一次地想過,**我到底是哪裡做錯了,讓她對我這麼冷漠?**我沒有刁難過她,家裡的事情一向不過問,甚至他們買房的錢,我也出了十萬塊。可她始終對我冷若冰霜,仿佛我是個不相干的外人。
想到這裡,我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我看著她,語氣平靜地說:「晨晨考上好大學,我確實很高興。但你們的事情,還是你們自己解決吧。我年紀大了,錢也要留著養老。」
她的臉色瞬間變了,嘴角的笑容也僵住了,過了幾秒,她才低聲道:「媽,晨晨可是您的親孫子,他去北京讀書,以後前途無量,您不願意幫幫他嗎?」
我嘆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我當然希望晨晨有出息,可是劉芳,你知道嗎?這麼多年,你從來沒喊過我『媽』,在你心裡,我根本不是你的親人。現在你要錢了,才願意叫我一聲『媽』,你覺得,這一聲『媽』,值三十萬嗎?」
她的臉一下子漲紅了,嘴唇動了動,想要反駁,可最終什麼也沒說。
她沉默了一會兒,咬牙道:「媽,我知道以前是我做得不對,但這次真的不一樣,晨晨考上了好大學,這關係到他的未來……」
我苦笑了一下,打斷她的話:「晨晨是個聰明的孩子,我相信他以後一定能靠自己闖出一片天地。但我也希望,你能明白一個道理——親情,不是用錢來衡量的。」
她愣住了,神色複雜地看著我,然後站起來,拿起她帶來的點心,低聲道:「那我就不打擾您了。」
她走後,我坐在沙發上,心裡五味雜陳。
我知道,這次拒絕,可能會徹底把我們之間的關係推向冰點,但我不後悔。二十年了,我一直在她的冷漠裡忍耐,今天,我終於為自己爭了一口氣。
幾天後,兒子給我打電話,聲音裡帶著幾分疲憊:「媽,晨晨的學費,我們自己想辦法吧。你別放在心上。」
我聽出了他的無奈,但我沒有再多說什麼。
後來,我聽說他們還是借到了錢,孫子順利去了北京上大學。只是,從那以後,兒媳更少回家,逢年過節也只是讓兒子帶著孫子來看看我,她自己從不過問。
我早就習慣了這樣的冷漠,也不再期待什麼。
或許,有些感情,真的無法強求。
但至少,這一次,我不再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