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羽毛球進階,球齡二十年的羽毛球大師感悟

2023-12-02     招財豬     反饋

活動如瘋兔,賽場如猛虎,這就是打羽毛球的小夥伴們最好的詮釋。相信對於羽毛球的這份熱愛一定讓大家有了不少關於羽毛球的心得,且來一起看看一個混跡球場多年的老球棍有著怎樣的羽毛球心得吧。

或許下面的每一句話,都早就在你的心裡了。

關於動作

循序漸進,多動腦筋急於求成是很多球友的共同特徵,比如群里女球友就經常問我高遠球怎麼打?請教練如何?這就涉及到分解動作的重要性了。記得小時候學球時,教練會先讓我們跑操場熱身,之後教了交叉步(就那種兩腳一前一後交替橫移的動作,暫且稱為交叉步吧),正手發球架拍(學員站成一排,無球架拍,教練一個個下去去糾正,幫我們把動作擺正了),揮拍動作(大家一起揮拍,教練看到有做不到位的,下去演示,再不行,握著他的手手把手教他怎麼揮拍,揮幾下他自然而然就懂了),顛球,最後才是有球發球。過程難免枯燥,問題是你能否堅持下來。

有時候自己的要求要高一些並不是什麼壞事。大家肯定或多或少有過打框打桿得分的經歷,我們這女球友也有,得分後沾沾自喜,我們嘴上當然是表揚讚許啦,若發生在我身上,我只能承認這是運氣球,事後分析原因,是步法?擊球點?意識放鬆?上一拍銜接不好?戰術相剋?燈光?還是一系列連鎖反應造成?我個人不太喜歡下場休息時就直接坐那玩手機。一般都是一邊走動拉伸或者深蹲一邊觀戰揣摩。

利用媒體學習很多人都有看視訊學羽毛球的經歷,我也不例外。當時也是藉鑑了各位中羽前輩推薦,受益匪淺,自己試著總結一下。

在視訊選擇上,可挑選一些清晰視角良好的表演賽,裡面很多花式動作,多看看體悟一番,或許對自身動作的協調性和發力都有意想不到的幫助。除此之外,看圖片也是不錯的選擇。一個教英語的同學分享過,要區分「apartment」和「house」最直觀的就是去Google圖片。所以羽毛球也是,比如搜索羽毛球殺球,觀察殺球各個階段的分解動作的細節(如起跳前的架拍和雙腳動作,小臂內外旋以及拳握等)再反思自身的不足加以改正。

技術無捷徑,動作需完整見過挺多練一段時間但基礎又不是特別紮實的球友喜歡模仿專業運動員手腕手指上的小動作,包含假動作的停頓,這無可厚非,但到最後往往變成動作發力不完整,打框失誤一籮筐。

專業運動員力量強大且訓練有素,所以很多動作都很簡練乾脆(比如林丹的高遠,看似沒有頂肘倒拍,只是小臂一揮,但放慢看其實每個動作都有,只是強大的爆發力和熟練性讓他能做得更遊刃有餘)。要想手上動作小,首先要有良好的一致性,而良好一致性又要求你的各項分解動作必須都掌握到位。切勿看林丹可以輕鬆單靠手腕手指挑球,自己就好不思索加以模仿,一口吃成一個胖子必然不現實,想想很多專業女單都還要有一定幅度引拍呢,所以初學的業餘球友還是先以把動作做完整做到位為第一目標。

剛好也想起自己之前為什麼做頭頂馬來步漂移點殺會崴腳了,因為相比主動的馬來步速度加快了而且幅度加大,導致落地前左腳沒有及時後伸到位所致。

多做無殺球和撲球的拉吊型單打為什麼強調無殺球和撲球?很多業餘球友一上來就要學殺球,個人認為,高遠拉吊打好了,殺球技術自然也能得到一定補益。試想你能不殺球僅憑拉吊就輕鬆擊敗比你水平低的對手麼?如果回答是否定,我覺得技術掌握得還不夠全面、穩定。試想你能全場不停地殺麼?對方會一直給你這個機會麼?

所以純拉吊是培養和鞏固手感的好方法,如果你還處於打框或者打不中田區的階段,你還著急殺什麼球?撲球亦如是,兩人網前互搓互放,這次搓高了,下次就搓低點,有個參照讓自己調整拍面和力量,結果你見高一撲死球了,剛培養起來的手感又得重新來過,你撿了練球的這一分,卻可能丟掉往後比賽中的好多分,實在得不償失。

拍視訊糾錯有機會拍個視訊研究下,畢竟旁觀者清,或許你會發現自己架拍不夠開,側身幅度不夠,腳下存在問題。

關於練習

正反手發小球可以拿個椅子或者籮筐作為練習工具,發球練習準度,有條件的可以買個迷你球網。

推球、撲球練習曾經試過讓朋友給我餵球,結果真是慘不忍睹,忽遠忽近,忽高忽低,我還沒歸位他球又來了,好吧只好在家自己練了。方法很簡單可以用手拿起來扔,也可以用球拍撿球後挑起擊球練習。等過一段時間上手後就可以隨性練習了(用球拍隨機正反手撿球,把球挑起後根據當時情況隨機做出推、抽、撲、挑等動作,既是放鬆,又能考驗靈機應變能力。)。

體能練習這裡主要針對下肢練習,如蛙跳,跑樓梯,跳繩,原地小碎步,交叉步,正反手接殺步法。需要注意的是做這些訓練主要是為了增強下肢的爆發力,身體的協調性及步法的熟練性,所以需要在一定的速率下進行,然後循序漸進。

關於節奏

運動都離不開節奏據我觀察,節奏感不夠強的人運動能力普遍不高,比如籃球三步上籃總多一步或者少一步,踢足球時射門的時機總掌握不好,有的人游泳時使了吃奶的勁卻還在原地劃水,還有騎腳踏車,記得小時候有次汽車把迎面而來的一個大媽給晃趴下,原因就是她手腳步調不一致,握把太緊所致。所以,體育運動中的節奏很多都是想通的,如果你的羽毛球技術遲遲得不到提升,單打時總是讓別人變速突擊搞得腳步凌亂呼吸錯亂,這八成是你的節奏控制出了問題,去試試籃球,游泳和腳踏車吧,沒準這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善用感官這個會比較玄乎,因為我們一般都是只用眼睛觀看比賽,很少去關注聲音,所以我想能不能只通過耳朵來享受比賽呢?答案是可以的。選擇一場觀眾聲音小一點的比賽,戴上耳機,聽一聽擊球時的【啪☆啪】聲和腳下鞋子磨地板的吱吱聲吧,閉上眼睛,你能單從聲音中模擬出雙方現在各自的畫面麼?他們是打的殺球還是吊球?是挑球撲球抑或是搓放球?如果不能,那允許你睜開眼睛看一下這回合,然後再閉上眼睛用耳朵聽,模擬下當時的場景,再不行就倒退回去重新看一遍,再聽一遍,慢慢培養自己的節奏感。

還有腳下的摩擦聲,你光憑藉聲音判斷比賽的激烈程度麼?這個節奏你能hold得住麼?如果不行,那你不妨多聽聽,讓自己慢慢適應這樣的節奏,或許潛移默化地,你下次自己打球時節奏也會跟著上來哦。

打球前「熱身」這裡的「熱身」並非指身體上的熱身,而是通過感官的刺激,給自己一個在打球前提前進入興奮狀態的信息。比如打球當天,我都會看2011年世錦賽林李大戰或林蓋大戰的視訊,聽裡面的音樂,說白了,這就是我打球前熱身的音樂,只要音樂一響,晚上打球就好像四大天王附身地如絲般順滑。

1/2
下一頁
舒信育 • 243K次觀看
舒信育 • 8K次觀看
舒信育 • 4K次觀看
蝶戀花 • 5K次觀看
舒信育 • 6K次觀看
舒信育 • 12K次觀看
舒信育 • 3K次觀看
舒信育 • 9K次觀看
舒信育 • 3K次觀看
舒信育 • 15K次觀看
舒信育 • 21K次觀看
新裝王 • 2K次觀看
舒信育 • 23K次觀看
舒信育 • 4K次觀看
舒信育 • 3K次觀看
舒信育 • 3K次觀看
舒信育 • 5K次觀看
舒信育 • 6K次觀看
舒信育 • 5K次觀看
舒信育 • 3K次觀看
舒信育 • 19K次觀看
舒信育 • 4K次觀看
舒信育 • 6K次觀看
舒信育 • 7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