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一言一行,為人處世之道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因為母親是孩子最親密的人,尤其在0-3歲之前,大部分都是媽媽帶,「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三歲左右已經大概能看出孩子的性格和未來的走向。

孩子成人後,你會發現孩子和媽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有的孩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繼承了媽媽的優良品格,又發揚光大,成就超過媽媽。
有的孩子長大後事業成就可能還不如媽媽,當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幸福感,幸福指數不一定以金錢的多少為標準,但是兒女事業有成,創造更多的財富價值,可以讓生活無憂,家庭更有保障。

1、性格過於強勢
孩子長大後不如媽媽,大多數媽媽性格過於強勢,在家裡要求孩子絕對服從,說一不二,不管對錯,孩子想反抗,幾番掙扎抗拒,仍然處於下風,沒有話語權,處於被動地位。
孩子性格越來越怯懦,變成言聽計從,照著媽媽的話做,沒有創新力和上進心,工作上很難有大的發展。
強勢媽媽養出弱勢的孩子,孩子沒有自己的思想,媽媽思想的狹窄培養不出格局寬廣的孩子,太過於聽話,沒有自己的判斷,就會泯於眾人。

2、缺乏人生規劃
人生有了規劃,就有了方向和奮鬥目標,媽媽對孩子的人生沒有規劃,採取順其自然的想法,缺乏前進的動力,碰到困難就放棄,很難成功。
感覺孩子是學習的料,就努努力,培養培養;看著不是學習的料,就順勢躺平,上不了好學校,找個簡單工作掙點兒錢就行了。
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一部分是天賦,更重要的後天教育。孩子剛出生時,智商都差不多,關鍵是0-6歲的早期教育及以後的學習規劃,早期教育開發培養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科學的學習規劃讓孩子不走彎路,遠超同齡人。

3、過度干涉保護
媽媽對於孩子的生活學習照顧得無微無至,從生活到學習,大包大攬,孩子碰上點兒麻煩,媽媽都出面替孩子解決了,孩子在媽媽的羽翼下庇護著,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沒有獨立的空間,依賴性強,大事小事都要問媽媽,經過同意之後才能做決定,難有大的出息。
在孩子重要的人生選擇上,媽媽過度干涉,比如大學志願,專業、婚姻愛情等方面,不尊重孩子的想法,要求孩子必須服從自己,控制欲很強,孩子生活可能比較穩定,沒有大的風險,但是也可能沒有很大的成就。

寫在最後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媽媽格局寬廣,性格大度容人,不自私自利,重視孩子的學業和品行教育,同時又尊重孩子的個性和興趣愛好,不過度干涉保護,發揮孩子的創造性,培養獨立性,孩子的進步會讓媽媽欣喜,成功的機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