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家長對老師有這樣的要求:
希望孩子在幼兒園提前學習小學知識
幫助孩子提前適應小學
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幼兒園小學化
幼兒園小學化看似在幫助孩子贏在起跑線
其實對孩子危害遠超你的想像

什麼是幼兒園小學化?
- 1 -
教學內容小學化
偏重智力教育
無視孩子的個體發展水平和均衡發展
強化拼音、寫字、算術、英語等能力的培養

- 2 -
教學形式小學化
以單調的集體授課為主要形式
偏重知識灌輸
忽視孩子自主探索

- 3 -
教學布置小學化
忽視環境對孩子的教育作用
將教室布置成小學課堂
以課堂教學環境取代遊戲化場景

- 4 -
評價維度小學化
把孩子學會多少知識
認識多少漢字和單詞
作為評價指標

- 5 -
生活方式小學化
孩子的課餘時間全被學習佔領
補習班、考試、比賽
自由支配的時間少之又少

幼兒園小學化的危害有多大?
- 1 -
違背教育和孩子成長規律
提前把小學的內容灌輸給孩子
往往高於孩子的能力和發展水平
拔苗助長的後果反而害了孩子

- 2 -
造成孩子厭學情緒
超出孩子能力范圍的知識
容易給孩子帶來挫敗感
造成孩子從小就產生厭學情緒
- 3 -
引起家長盲目競爭
家長們爭相把孩子送進小學化的幼兒園
並對老師和園所提出各種要求
讓園所和機構不得不迎合各方需求
不僅違背了教育規律
更是讓孩子失去了接受正常教育的機會

- 4 -
讓孩子失去幸福感
過於繁重的學業
讓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去應付學習
失去了童年本該有的精彩

- 5 -
打破教育循序漸進的原則
孩子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發展規律
在幼兒園階段
學習不是靠死記硬背和做題完成的
而是通過「遊戲」的形式
讓孩子各個領域的技能得到發展

- 6 -
影響孩子全面發展
身心健康、習慣養成、智力發展
孩子成長的每一個方面都同等重要
各個方面均衡發展
才能保障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在幼兒園到底學什麼?
- 1 -
學習適應集體生活
孩子離開家庭進入幼兒園
慢慢建立「個體」和「集體」的概念
體會到「自我」與「環境」的聯繫
幼兒園裡各種有趣的活動和遊戲
能夠幫助孩子適應集體生活

- 2 -
學習與他人社交
除了學習常見的社交禮儀
幼兒園裡的角色遊戲模擬成人社會
孩子們不僅能增長自己的生活經驗
還可以鍛鍊自己的語言交往能力

- 3 -
學習自理能力
老師會儘量給孩子創造自我鍛鍊的機會
自己動手穿衣、如廁、進餐
並且通過遊戲和活動
讓孩子逐漸學會生活自理

- 4 -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老師會用動靜交替的模式
安排好孩子們在園裡的作息時間
按時吃飯、按時午睡
規律的作息對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