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晚霞場景是很多攝影愛好者所喜歡的拍攝場景,霞光美景也不是每天都有,當遇見美麗的晚霞時,拿起相機拍攝才發現很難拍攝到如眼睛所見的晚霞美景。那麼,該如何拍攝晚霞呢?今天就分享拍攝晚霞的攝影技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外出拍攝前,需要準備好基本的拍攝器材與附件,查詢適合拍攝的場地,必要時還可以先大概設置相機的參數,以提高拍攝效率和出片率。
1、拍攝器材及附件
拍攝晚霞,如果沒有特別的要求,使用手機拍攝就夠了,也能獲得不錯的照片。但如果想要用相機進行拍攝,那麼建議帶上有廣角端的鏡頭、三腳架和快門線,有條件還可以帶上漸變灰濾鏡來平衡地面景物與天空的光比。

2、尋找拍攝機位
基本的拍攝設備準備完畢後,需要提前出發去尋找合適的拍攝位置,落日方向、地面景物選擇。
選好拍攝機位後,我們可以將相機先固定在三腳架上,連接快門線;然後打開使用螢幕實時取景拍攝,從液晶螢幕中提前構圖;再將對焦模式調整到手動對焦,手動調整對焦環對焦到地面景物上,或者直接對焦到無窮遠處(鏡頭上的符號「∞」),然後就開始對其他參數進行設置。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拍攝晚霞的構圖方式建議選擇三分法,天空晚霞佔2/3,地面場景或水面佔1/3;或者天空晚霞佔1/3,地面場景或水面佔2/3。也建議大家多多嘗試多種構圖方式,比如選擇平靜水面對稱構圖等,攝影出於興趣,重在拍攝實踐。
拍攝晚霞的關鍵還是在於參數的調整與選擇,主要在於測光和曝光參數方面。
1、測光與對焦
對焦方面參照上述的方式進行即可。

測光模式建議選擇評價測光(對整個畫面測光)或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對畫面中間的1/3區域測光)都可以,曝光參數上盡量做到向右曝光,給後期留有餘地,拍攝晚霞照片最好搭配後期調整,會讓晚霞作品更加值得欣賞、有美感。
2、拍攝模式與參數設置
拍攝模式首選光圈優先模式,將光圈設置為F8~F11,感光度ISO為100,曝光補償+1EV。因為晚霞拍攝時的環境光線會偏弱,所以曝光時間會較長,這就是我們為何要帶上三腳架和快門線的原因,同時我們需要注意防抖,關閉鏡頭防抖、實時取景拍攝、關閉長曝光降噪等。

當然,喜歡操作性的小夥伴也可以選擇手動曝光模式(M檔)進行拍攝,光圈設置為F8~F11,感光度ISO為100,快門速度根據畫面中的亮暗進行手動調整,但最好讓曝光量指示標尺的游標偏向正值(做到向右曝光)。
3、其他設置
除此之外,我們還建議將照片的儲存格式設置為RAW格式,將白平衡設置為自動,以便後期處理優化。

提前找好拍攝機位,用螢幕實時取景拍攝和構圖,手動對焦到地面景物或無窮遠處;光圈優先模式下,評價測光或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光圈F8~F11,ISO100,快門速度自動,曝光補償+1EV,白平衡自動,用RAW格式保存;有條件的用漸變灰濾鏡平衡地面與天空的光比,後者後期對陰影高光、色溫、飽和度等進行優化處理。

關注粉絲團「瘋攝」,給你最棒的攝影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