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常用的快門速度有哪些?一張圖帶你看懂快門速度設置

2023-12-01     招財豬     反饋

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是最為常用到的相機參數設置。

其中,快門速度,也就是曝光時間,曝光時間的長短,決定了照片中運動主體的形態:高速快門可以捕捉到運動主體的瞬間姿態,適合抓拍,拍攝到的主體大多比較清晰不模糊;慢速快門主要是記錄畫面中光點的移動軌跡,比如車軌、星軌、光繪、煙花等等。當我們拍攝同樣速度的同一個物體,快門速度從高速快門慢慢轉變為慢速快門,其運動變化如下圖:

可以發現:同樣速度的同一個運動主體,快門速度為1/500秒時,其運動瞬間被抓拍到,清晰可見;快門速度降到1/30秒時,運動主體就有些模糊了;快門速度為1/2秒時,運動主體已經出現明顯的虛影了。

那麼,我們該怎麼選擇快門速度來應對日常的拍攝工作呢?下面一張圖中的快門速度參數推薦基本可以滿足攝影初學者們的拍攝需要。

我們再將不同的快門速度從高速到慢速進行區分講解,讓大家更容易理解:

這麼極限的快門速度一般比較少用到,在記錄子彈擊穿物體瞬間、氣球炸裂瞬間、或者其他物體的爆破瞬間會偶爾用到,甚至用更專業的設備用更高速的快門速度來拍攝。

當我們拍攝飛鳥時,要用到較長的焦距,為了保持相機的穩定,需要注意安全快門;而且飛鳥的運動速度又極快,所以為了保證拍攝到清晰的飛鳥照片,我們需要使用到1/1000秒~1/2000秒范圍內的快門速度,比如拍攝老鷹、蜂鳥等。

當我們拍攝水花四濺的效果,或者水果丟進水裡瞬間的水花濺起的畫面,或者水滴皇冠等照片,需要用較高速的快門速度來拍攝,比如1/500秒~1/1000秒,如果快門速度過慢,就不會出現像下面兩圖這般清晰的水珠。

這個快門速度范圍是比較常用到的,比如拍攝體育運動、街拍人像等,都是很多攝影愛好者會碰到的拍攝題材。

這個快門速度范圍是日常拍攝風光照片,或者旅遊打卡擺拍的快門速度,使用頻率也是相當高的。

這個快門速度范圍是適合追焦拍攝的參數,追焦拍攝其實就是讓面前的運動主體保持在畫面中相對靜止,讓背景「移動」,從而拍攝出主體清晰,背景徑向模糊的畫面。

這個時候的快門速度就偏慢了,我們可以用來進行慢門題材的拍攝,比如拍攝水流的拉絲效果,瀑布的拉絲效果等等,不太適合拍攝人像等題材了。

這個快門速度適合拍攝瀑布水流的明顯的霧化效果,瀑布會被拍攝成綢緞般的效果,部分水面會被霧化。

這個范圍內的快門速度可以把不平靜的水面拍攝成風平浪靜的效果,比如下圖中的海面。

也很適合拍攝煙花,煙花一般建議手控快門來拍攝,8秒~10秒可以拍攝到很豐富的煙花照片。

還可以拍攝車水馬龍的車軌照片,也會獲得很不錯的效果。

這個較長時間的曝光,適合拍攝銀河、簡單的光繪作品等,拍攝銀河與拍攝星軌不同,拍攝銀河不能曝光時間過長,不然星星會出現小小的軌跡,畫面不夠美觀,一般建議在20秒左右。

這個范圍的是長曝光拍攝了,比如拍攝水面,長曝可以讓水面霧化成平鏡一般,可以讓街上的形成「萬人空巷」的畫面。

當然,拍攝星軌需要數小時的曝光,相機電量和過熱問題使得很多拍攝星軌的小夥伴選擇堆棧的方式來拍攝,設置30秒曝光拍攝一張,等後期堆棧處理合成。

當我們使用高速快門拍攝的時候,一般是抓拍某個場景,所以最好選擇AF-C伺服自動對焦和高速連拍;

當我們使用慢速快門拍攝的時候,多數是記錄光點軌跡,快門速度較慢,需要注意相機防抖。

關注粉絲團「瘋攝」,給你最棒的攝影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