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會出於對拍攝照片的喜愛而購買相機,相機的拍攝功能相對豐富,有著眾多的拍攝功能和按鈕。對於剛接觸相機的小夥伴來說,這些復雜的功能按鈕可能會有些頭大,那要如何使用相機拍攝照片呢?今天我們就相機的曝光參數、拍攝模式來進行分享,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曝光,是拍攝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調整相機的參數一般也都是對曝光進行調整。
曝光簡單可以理解為照片的亮暗程度,曝光正常說明亮暗剛好合適,曝光過度說明照片太亮,曝光不足說明照片偏暗。大多數時候,我們是依靠肉眼查看照片的曝光情況,從而去調整曝光參數;但要做到準確判斷,還需要結合曝光直方圖來作為調整曝光參數的依據,這樣會更加準確。由於後期技術的發展,在拍攝照片的時候最好不要出現「死白」「死黑」的情況,就算前期曝光參數調整出錯,也可以藉助後期手段挽救回來。

曝光三要素,是直接控制照片曝光量的三個參數,分別是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曝光三要素不僅可以直接控制曝光量,還能控制拍攝效果,由拍攝者自行控制。
1、光圈
光圈,是鏡頭里光線進到相機內部的通光孔,這個孔由葉片組成,通過控制葉片的縮放來控制通光孔的大小,從而決定光線進入相機的多少。

而且,光圈值是一個相對值,用F/X表示,我們可以將光圈理解為分數,當數值X越大,光圈就越小,如F11,這是小光圈;當數值X越小,則光圈越大,如F2.0,這是大光圈。

為了方便記憶,我們將光圈分為若干個檔位,相鄰檔位的曝光量相差一倍:
F1.4、F2.0、F2.8、F4、F5.6、F8、F11、F16、F22、F32
這些檔位也非常方便記憶,間隔一個檔位的數值是相差一倍,只需要記住前面兩個光圈值就夠了。
F1.4、F2.0;
F2.8、F4;
F5.6、F8;
F11、F16;
F22、F32。
當然,光圈直接決定了拍攝效果,光圈對於拍攝效果的影響在於景深范圍,景深范圍是指對焦點前後的清晰成像的范圍,通過控制景深范圍,可以讓背景清晰或者虛化模糊。

一般來說,光圈越大(數值越小),景深越淺,背景虛化模糊,適合拍攝人像、動物、靜物的特寫照片;光圈越小(數值越大),景深越大,背景清晰,適合拍攝風光照片。

綜上:
光圈越大(數值越小)、如F2.8,曝光量越多、照片亮度增加,景深變淺、背景虛化、適合拍攝人像、動物、花草等特寫照片;
光圈越小(數值越大)、如F16,曝光量減少、照片亮度降低,景深變大,背景清晰、適合拍攝風光照片、集體照等題材。
2、快門速度
快門速度就是曝光時間,曝光時間越長(快門速度越慢)、曝光量就越多;曝光時間越短(快門速度越快)、曝光量就減少。

為了方便計算和參數設置,我們也將快門速度分為若干個檔位,相鄰檔位的曝光時間相差一倍、曝光量也相差一倍,相對容易記憶:
...30s、15s、8s、4s、2s、1s、1/2s、1/4s、1/8s、1/15s、1/30s、1/60s、1/125s、1/250s、1/500s、1/1000s、1/2000s、1/4000s、1/8000s...
一般來說,慢於1/15秒的快門速度屬於慢速快門,慢速快門可以記錄光點的運動軌跡,比如拍攝光繪、星軌、拉絲瀑布、車軌、煙花等;快於1/125秒的快門速度屬於高速快門,高速快門可以凝固運動中的物體的瞬間姿態,適合於抓拍瞬間,比如體育運動等。

綜上:
快門速度越慢(曝光時間長),照片亮度增加,慢門適合拍攝靜物,或記錄光點軌跡,如星軌、拉絲瀑布、煙花等;
快門速度越快(曝光時間短),照片亮度降低,高速快門適合抓拍瞬間,如體育運動類題材。
3、感光度ISO
感光度,常用ISO表示,是衡量感光元件對於光線的敏感程度,感光度越高,對光線的解析能力越強,感應到的光線越多,照片亮度增加;相反,感光度越低,對光線的解析能力越弱,感應到的光線就越少,照片亮度降低。
感光度也同樣分為若干個檔位,相鄰檔位的曝光量相差一倍:
50、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25600、51200...

當然,感光度在曝光三要素中的存在感較低,因為它對照片的影響主要在於噪點,很多人為了保證照片的畫質,經常將ISO設置為較低的數值,如非不得已的情況,一般不用高ISO。
所以:
感光度越高,照片亮度增加,噪點增多,影響照片的畫質;
感光度越低,照片亮度降低,噪點少,一般設置為較低的數值。
相機的拍攝模式,其實是對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的自動和手動控制的程度來劃分的,手動控制由少到多分別是自動模式AUTO檔、程序自動模式P檔、光圈優先模式、快麼優先模式、手動曝光M檔。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拍攝模式。

1、自動模式(AUTO):曝光三要素全都由相機決定,類似於用手機拍照一般,適合新手、家居日常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