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勸我別要二胎,被丈夫聽到後指責:別以為帶個孩子就勞苦功高

2025-05-16     楓葉飛     反饋

一個家庭的興旺,永遠都是家裡的所有人,不管老小,通力合作、互幫互助的結果,而不是單靠任何一人的一己之力。

說到這裡,我個人認為在家庭關係里,父母和子女最是要認清這三個問題: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71/22713276.avif

一,父母們儘量不要摻合、干涉小兩口兒的事;

其實,生活中,有些父母都會潛意識裡有這樣的認知,子女即便成了家,還總覺得他依然是自己的孩子,依然要歸自己管,不管家裡有什麼事,都依然要聽自己的。

說得好聽一點,這的確是做父母的關心孩子,但說得現實一點就是:父母太過於「多管閒事」。

想一想,子女為什麼成家?為什麼要找另一半?

僅僅是因為要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嗎?

不能這樣想吧?

一個人,當他成了家的那一刻,就說明他需要獨立生活、獨立處理事情,即便是他欠缺這方面的能力,那麼,也需要給他一些時間,甚至是讓他吃一點苦頭,而不該是父母擔心他完不成、做不好而站出來隨意地指點、干涉。

當子女有了小家庭後,父母還捨不得他吃苦受累,看不慣他為人處世,總認為他缺少經驗,需要處處庇護,不好意思,這並不是為子女好,而是害了子女。

因為你的孩子可能離不開你的「指點」,但你孩子的伴侶也許覺得是多此一舉。

所以,為了一個小家的和諧,做父母的,不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該閉嘴時就閉嘴,該看不見的就當看不見,任憑孩子們自己鬧,任憑孩子們自己拿主意。

這不是「見外」,也不是無情,而是讓人舒服、自在的分寸感。

二,子女最好不要把自己小家的「不如意」抱怨給父母聽;

有一句話叫:家醜不可外揚。

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和伴侶、孩子的家才是真正要維繫、保護的家,你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只是你小家的「外人」,你可以和他們親近,但不能無話不談。

有些人,只要和伴侶發生了一點不愉快,就總是喜歡講給父母、或是兄弟姐妹聽,期望從他們那裡尋求到一些安慰。

人傷心、煩悶時想要找人說說話、聊聊天這完全可以理解,但把自己和伴侶之間發生的點滴說出去,真的是非常愚蠢,因為這不但加重了父母對你的擔憂,而且還讓父母對你伴侶多了一些不好的看法。

換言之,夫妻之間鬧得再凶,一旦事情過去、情緒平靜下來,很快就能重歸於好,但若是被父母們知曉,很有可能他們就會在心裡「記了仇」,會覺得你對他們的孩子不好,不適合和他們的孩子在一起過日子。

作為一個成年人,最需要有的特質就是自我解決事情的能力,當你連和伴侶之間的問題、矛盾都化解不了,那麼,又如何能讓你的婚姻幸福、順遂?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71/22713277.avif

三,對長輩的幫助心存感恩,而不是總覺得是理所應當。

不管是父母與子女之間,還是小夫妻與公婆、岳父母之間,只要在你難的時候,長輩們力所能及幫助你,即便沒有幫你徹底逃離困境,你都要對此心懷感恩。

父母幫了你,是因為他們愛你,不捨得讓你吃苦受累,公婆或岳父母幫你,是因為他們愛屋及烏,而不是他們欠了你。

一邊享受了別人的幫助所帶來的「好處」,一邊又挑剔、厭嫌別人做得不夠多、不夠好,這完全是自私自利。

因為,一個人的生活過得怎麼樣,其實怨不了別人,畢竟路是你自己選擇的,走成什麼樣、走到哪一步,完全取決於你自己。

上一頁
2/2
楓葉飛 • 700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5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7K次觀看
楓葉飛 • 4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4K次觀看
楓葉飛 • 940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620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740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唐園秀 • 3K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950次觀看
唐園秀 • 8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