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瀉也增多。夏季常見腹瀉病源是大腸桿菌和痢疾桿菌。發病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夏季天氣炎熱,食物容易變質,滋生大量細菌,寶寶誤食以後發生腹瀉。二是細菌、病毒被蒼蠅、蚊子等傳播,或者是被家人在外攜帶回家,污染到寶寶的食物、用具,寶寶吃進去以後被感染。
寶寶小肚肚受涼。1歲以上的寶寶,經常會跟父母去很多地方,比如超市、商場,這些場合空調比較涼,寶寶小肚肚可能會著涼。晚上踢被子也是很多寶寶肚子受涼的主要原因。
其他疾病也可能有腹瀉癥狀。當身體患有其他疾病時,比如感冒、肺炎、中耳炎、腸胃炎等,也可能出現腹瀉。另外,寶寶治療疾病服用一些抗生素、止咳藥、清火類的藥物時,也可能導致腹瀉。

發現寶寶腹瀉,媽媽先別慌
觀察並記錄大便的性狀和次數。比如寶寶一天腹瀉了幾次,大便的顏色、氣味、形狀有怎樣的特徵?是否混有血跡?寶寶的臉色和表情怎麼樣?精神狀態如何?如果寶寶伴隨嘔吐的話,注意觀察寶寶吐了什麼、吐了多少及嘔吐物的狀態並一一記錄下來。體溫也要測量,是否發燒可是醫生判斷腹瀉原因的重要因素。
及時給寶寶補水。寶寶能喝多少就喝多少,可以少量多次地餵寶寶喝,防止出現脫水癥狀。2歲以上的寶寶,媽媽還可以給買運動型飲料給寶寶喝一點,這些飲料含有電解質、維生素、胺基酸等成分,能迅速補充寶寶流失的各種營養成分,平衡新陳代謝。
在家觀察還是去醫院看寶寶的狀態。如果寶寶能吃能喝,精神狀態也不錯,就可以先在家裡觀察。如果大便次數較多,寶寶明顯表現比較難受,就可以取大便到醫院檢查,醫生會根據結果建議寶寶下一步的處理。如果寶寶有更嚴重的以下表現,就需要馬上帶他去看急診了:
反應遲鈍,全身乏力,寶寶狀態很奇怪。
口唇乾燥,滴水不進。
發燒38.5°以上,退燒藥也不能使他降溫。
大便帶血。
小便次數少,甚至是沒有。
如何正確取大便到醫院送檢
取寶寶的一些大便(要有液體的部分),放在乾淨、不滲水的盒子裡,或者放在塑料袋內包好,在2個小時內,送到醫院檢查化驗,以便醫生確認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爸爸媽媽別帶著紙尿褲直接到醫院檢查,液體部分已經滲透到紙尿褲中了,沒辦法檢查出結果來。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爸媽大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