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總是靠吼來教育孩子,請在打罵孩子前看看這個故事,不要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2019-02-28     匡彪堂     反饋

吼叫是父母經常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使用的方法,為了能夠讓孩子聽話,很多缺少耐心的父母常常會利用打罵孩子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伴隨著孩子的哭聲,讓孩子能夠反省自己的行為錯誤。其實,靠吼來教育孩子已經成為很多家庭的「慣用手法」,每一個孩子成長的路途中,少不了父母的打罵和怒吼,但是,真正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教育方式並非僅僅只是怒吼,更多的是能夠讓孩子吸取教訓,明白更多的道理。

很多父母在現在生活中就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再碰上孩子不聽話,調皮搗蛋,壓力越大,越容易通過對孩子怒吼來釋放自己的壓力。這個時候,很多父母難以控制自己的脾氣,將所有的脾氣發在孩子身上,也容易讓孩子受到很多的委屈。其實,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需要耐心指導和教育,儘量對孩子少發脾氣,和孩子耐心的溝通,否則,對孩子經常發脾氣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有很大的危害:

第一、影響孩子的未來

父母習慣性的發脾氣,以這種方式來解決問題。孩子也容易學會模仿,在孩子幼兒時期,更容易去效仿身邊的人和事物。

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發脾氣,孩子在這種生活環境下,也漸漸容易喜歡上發脾氣,並且長大之後會用發脾氣來解決生活、工作中的種種問題。

但是,發脾氣其實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會讓身邊的人反感,影響人際關係的和諧性。

第二、影響親子關係和家庭幸福

父母經常對孩子發脾氣,容易引起親子關係惡化,容易讓孩子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極心態,甚至會影響到今後與其他人建立人際關係。

長期接受父母怒吼打罵的孩子容易產生更多的負面情緒,讓孩子懷疑自己是否是父母親生的,也容易造成成長的過程中產生更多自卑自棄的心理。

經常挨打、挨駡的孩子內心常常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常常做錯事情,媽媽不是罵我就是打我,媽媽一定不愛我,不喜歡我。在孩子成長的途中,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負面陰影。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能夠儘量以最佳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不要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過多的挨打挨駡而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

當然,很多父母覺得打罵才是教育孩子最正確的方式,請你在打罵孩子前看看下面這個小故事:

教育孩子

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需要我們細膩的呵護照料

很多時候

慢養,才能教出更優秀的孩子

速成,只會讓孩子變得畸形

如果下次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時

請先讀讀下面這首小詩吧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文 | 劉偉

上帝讓我們來到人間,

完成一個任務:

就是牽著一隻蝸牛,

做什麼我們並不知道。

問題來了,

我們總和它走不在一起!

是我們走的太快?

每次都走那麼一點點…

我們催它,嚇它,說它,

蝸牛卻用抱歉的眼神看我們。

其實,它已經盡力了!

我們生拉硬拽,甚至還踢它…

它受傷了,滿頭是汗,

卻還在氣喘吁吁的向前爬…

有時候,

我們特別生氣,

「為什麼上帝讓我們牽一隻蝸牛?」

趁上帝不注意,

就把手鬆開,不管那隻蝸牛了

就在這個時候,

我們聞到了花香 …

感受到了微風,是那麼的溫柔!

慢慢的,

我們聽到了鳥叫聲,蟲鳴…

還看到了滿天的星星!

我們這個時候才發現,

上帝是讓我們帶它散步!

教育孩子

就想牽著一隻緩慢的蝸牛,

和孩子在一起,

陪他們走過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

有時候,

我們也被氣到,失去耐心

但是,

他給我們展示了生命的美好,

孩子的的純真、善良、獨特、率真…

讓我們放慢腳步去慢慢體會吧!

陪孩子體會生活的美好,

耐心的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瞭解孩子異想天開的奇思妙想。

給自己一點時間,

你會發現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

孩子是我們在世界上見過最可愛的人,

寫給所有正在忙碌的爸爸媽媽。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讀完時

你是不是會很輕鬆

你是不是不想再和孩子發火

你是不是覺得一切發生都是小確幸

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孩子是自己的

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家長不如放慢腳步,把自己的情緒放在一旁,陪著孩子靜靜體會生活中的滋味,傾聽孩子內心世界的聲音,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從煩躁喧嘩的世界中找一點空間。這其中的成就不僅僅是孩子,獻給所有生活忙碌,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的爸爸媽媽,不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